首页 资讯 财经 股市 证券 金融 投评 English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金风投评估 / 正文
首程控股(0697.HK):投资只是序章,机器人应用+全产业链运营才是大棋局
来源:
2025-08-27

很多投资者提到首程控股,印象停留在“机器人基金投资人”。没错,首程确实通过百亿级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早早卡位了宇树、银河通用、松延动力、星海图、加速进化等一线公司。但如果仅仅把它看作“创投型公司”,那是严重低估了它的战略纵深。首程真正的打法,是要把机器人产业做成“全产业链运营平台”——投资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应用运营、场景构建乃至金融化的系统闭环。

  

一、为什么说首程不是简单的投资人?

  

一般的创投机构,做的事情就是投项目、等退出。但首程的不同在于,它本身就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基础设施资产运营商,手里掌握的停车场、园区、REITs 平台,本身就是天然的机器人应用场景。

  

因此,它的投资逻辑和传统 PE/VC 不一样:

  

投上游 → 确保掌握核心企业和技术。

  

控中游 → 打造统一平台,推动生态协同。

  

拿下游 → 把机器人放进自有资产场景里,形成应用和收入。

  

换句话说,首程的战略是“投—运—融”三位一体:

  

投:通过基金广撒网布局龙头;

  

运:用自身的场景把机器人商业化;

  

融:通过 REITs 等金融工具把运营收入证券化,形成资产循环。

  

二、应用端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机器人产业目前最大的痛点是什么?不是缺少技术突破,而是缺少大规模真实应用场景。很多公司卡在 demo stage 或实验室阶段,难以形成稳定现金流。

  

首程恰好补上了这一环。它的运营资源——停车场、产业园、医院、商业综合体——正是机器人落地的天然土壤。现在市场已经隐约看到三个方向:

  

机器人 4S 店:不仅卖机器人,还能做租赁、维修、升级,就像汽车产业一样,形成持续服务收入。首程的“机器人科技体验店”雏形,就是未来 4S 店的试水。

  

机器人×医疗:首程早已投资医疗机器人和医疗科技公司,如果结合其在医院场景的资源,可以从手术机器人到康养护理,构建完整的医疗机器人应用链。

  

机器人×REITs:这是首程独有的金融化想象力。传统 REITs 标的是园区、数据中心,未来完全可以把“机器人运营收入”包装进 REITs 产品里,实现规模化融资与复制。

  

这意味着,首程的机器人战略,并不是停留在股权投资层面,而是已经在为应用端的产业闭环做准备。

  

三、战略纵深:从投资逻辑到产业逻辑

  

市场对首程的低估,在于大多数人还用“投资逻辑”看待它。但实际上,它要做的是“产业逻辑”:

  

投资保证了它对产业链上游的控制权;

  

场景运营保证了它能推动落地应用;

  

金融化能力(REITs)保证了它能把机器人从产品变成资产;

  

长远看,它能通过基金+运营公司,形成全国复制。

  

这就是战略纵深:不只是投资回报,而是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和金融化工具,把机器人产业推向真正的规模化和可持续化。

  

四、资本市场的意义:估值逻辑切换在即

  

过去一年,首程的股价已经上涨 85%,这主要来自市场对其“投资人”角色的认可。但接下来的估值逻辑,将发生切换:

  

过去市场认知:首程=机器人基金管理人,估值锚点在投资收益。

  

未来市场认知:首程=机器人全产业链运营商,估值锚点在“产业化收入+金融化能力”。

  

这种切换的过程,就是资本市场重新定价的过程。就像当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人逻辑转为整车制造逻辑,估值空间瞬间打开。

  

五、应用故事刚刚开始

  

首程控股今年的上涨不是偶然,而是战略布局逐渐被市场认知。但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投资只是序章,应用运营才是核心大戏。机器人4S店、机器人×医疗、机器人×REITs,这些应用端的创新,意味着公司已经不再是“机器人投资人”,而是“机器人运营商、整合者”。

  

当市场真正意识到这一点,首程控股的估值逻辑将迎来二次重估。现在的股价,只反映了投资逻辑,还远未把运营和应用算进去。

  

所以,不要再用老眼光看待首程,机器人应用故事,才刚刚开场。

CopyRight@2010-2025 中金网 All Right Reserved

工信备案号:沪ICP备 2021001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