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股市 证券 金融 投评 English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市场 / 正文
Exness: 英国央鸽派坚守与美元“停摆”困境的博弈
来源:
2025-11-07

   英国央行(BoE)在11月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正标志着其政策周期的阶段性拐点。虽然表面上保持观望,但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内部的5比4分歧已显示降息阵营快速扩大。与此并行,美国陷入长达36天的政府停摆与数据真空,美元因政治不确定性与宏观可视度缺失而显著承压。

   当前的走势并不是货币强弱的简单反映,而是两种结构性风险的博弈结果:英国面临的“可控政策转向”与美国面临的“制度性治理停滞”。市场偏好前者的可预测性,对英镑的短期支撑更多源于避险结构重组,而非经济基本面的改善。

   未来一个月,英镑的走势将主要取决于三个关键变量:英国财政紧缩与货币宽松的互动节奏、美国政府停摆的持续时间及其经济外溢效应、以及全球资金在美债收益率调整周期中的再配置动态。

   货币政策的拐点:英国央行的“鸽派坚守”

   英国央行11月决议中5名成员支持维持利率,4名主张立即降息25个基点,这种接近均势的投票罕见地揭示出政策重心的加速转向。在9月会议中,仅两人支持降息,这种比例变化体现出央行内部对宏观风险的重新评估。

   通胀已进入“确认下行”阶段。BoE在声明中首次明确指出“CPI通胀已判断为见顶”,这意味着政策目标正在从价格稳定转向增长稳定。与此同时,英国劳动力市场已开始显露降温迹象。最新劳动力调查显示,失业率维持在4.6%,就业增长放缓至2022年以来最低水平。工资增速的环比下降为BoE未来放松政策提供条件。

   总体来看,央行的“鸽派坚守”是政策周期调整的自然延伸:通胀压力回落的同时,实际经济活动放缓迫使决策者转向防御性立场。

   行长安德鲁·贝利在会后强调,BoE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在增长受限与通胀尚未完全消退之间取得平衡”。他特别提到11月26日财政预算案的潜在影响,指出“货币政策不会提前假设财政路径”。

   这番言论被市场理解为战术性“等待财政信号”。在预计的预算方案下,财政紧缩幅度可能达到GDP的0.7%-0.9%,主要通过削减基础设施支出及上调资本利得税实现。这将直接抑制总需求,减少BoE维持高利率的必要性。

   财政收缩与货币宽松的组合有望成为英国政策框架的主旋律。其效果是让通胀下行更具可持续性,同时通过政策协调降低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美国停摆的宏观外溢:从美元流动性到全球风险偏好

   美国政府自10月1日起陷入预算僵局,至今已停摆36天。经济影响正在从政治层面向实体扩散。财政部门的部分停工导致关键统计机构无法发布官方经济数据,包括非农就业(NFP)与CPI。

   这种“数据空窗期”削弱了市场对美联储政策方向的判断能力。投资者无法准确估计就业与通胀趋势,被迫依赖私营部门数据(如ADP与ISM),使市场定价波动显著加大。美元因此失去惯常的“数据优势”。

   停摆影响的第二层是经济活动的拖累。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估计,若停摆延长至11月中旬,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速可能减少0.3个百分点。航空运输、联邦合同支出与公职消费的延迟将形成连锁效应。

   在资本市场,美元面临双重压力:避险资金受政策风险驱动外流,且由于国家信用形象受损,部分亚洲与欧洲机构投资者开始暂时降低美元资产配置。美债收益率下行加剧了美元短线弱势。

   在政治停摆之下,美联储陷入“数据盲期”。尽管主席鲍威尔重申需谨慎评估真实通胀水平,但缺乏相关输入资料令决策过程延宕。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在12月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高达91%,实际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性仅剩个位数。

   叙事对比框架

   英国的利空在于结构性增长疲弱与财政压缩,美国的利空则在于政治功能失调与政策延滞。两者本质不同:

   英国的负面叙事可量化且可逆,央行有手段化解。

   美国的负面叙事是制度性与政治性的,短期难以预期。

   投资者出于风险对冲与预期稳定考虑,更倾向将资金配置于政策透明度较高的市场。因而,英镑即便处于经济放缓阶段,也因政策可预期性获得相对支撑。

   从国际收支角度看,英国持续的经常项目赤字正处于可控区间。能源进口价格回落和服务贸易顺差扩大使赤字占GDP比重降至3.1%,低于2023年的4.7%。这减轻了英镑的外部融资压力。

   资本市场方面,尽管英国长期资本流入有限,但在美元套利交易撤退、欧洲资金回流背景下,英镑资产在流动性上具备边际改善。尤其是英国国债利率下行提升了债券吸引力,使机构资金重新配置部分长期资产。

   英国路径:财政收缩与货币宽松的政策组合

   预计英国财政预算案将呈现温和紧缩,主要目标是修复过去三年扩张性支出累积的赤字风险。BoE则将在此背景下逐步降息,以避免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通胀压力正在受能源价格下降与供给恢复推动缓解,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CPI将降至2.9%。

   这一“有序转向”构成了英镑的中期核心逻辑——避免硬着陆、维持政策可信度,同时通过温和宽松低风险地恢复投资信心。

   美国若无法在11月中旬前结束停摆,政策信号空白将延续至12月,联邦预算执行推迟将拖慢公共投资与私营部门预期。美联储的被动维稳姿态或导致市场重新评估美国利率峰值,进而削弱美元周期性吸引力。

   这意味着,在全球资本的综合权衡下,美元短期仍受抑制,而英镑或维持区间震荡中偏强的格局。

   英国的政策可预测性与财政纪律构成英镑的核心支撑;美国的政策不确定性则是美元的主要拖累。两者的叠加意味着未来一个季度英镑的波动性将显著下降。

   从宏观风向上看,2025年冬季的“英镑反弹”并非对经济信心的重新定价,而是对政策理性的再确认。

CopyRight@2010-2025 中金网 All Right Reserved

工信备案号:沪ICP备 2021001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