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股市 证券 金融 投评 English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头条 / 正文
厦门国际银行:赓续华侨金融血脉 书写开放共赢新篇
来源:
2025-11-25

四十载侨心相连,四十载金融报国。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厦门国际银行自1985年在厦门经济特区诞生以来,便深深烙刻着“华侨基因”。从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到如今资产规模突破万亿的城商行;从发布银行业首份《华侨金融服务标准》,到打造“华侨金融优选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始终以侨为桥、以金融为媒,服务海外6000万侨胞,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这家根植侨乡、辐射港澳、联通世界的银行,正以标准引领、生态共建、跨境协同,开启华侨金融新篇章。

  

深耕侨缘沃土,以标准引领华侨金融创新发展

  

走进厦门国际银行总部,一幅幅泛黄的侨批静静地陈列在展厅中,字里行间讲述着海外侨胞“寄款归乡、报效桑梓”的深厚家国情怀。“一封侨批,一段家国记忆。而我们今天做的,是让华侨金融服务有标准可依、有温度可感。”该行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这家银行与华侨金融的不解之缘。

  

       

厦门国际银行总行展厅侨批

  

厦门国际银行的诞生,本身就是一部华侨金融的缩影。1985年,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浪潮中,由爱国华侨李文光等人参与创办的厦门国际银行正式成立,成为中外合资银行的破冰之举。这家银行的基因里流淌着华侨的血液:附属机构集友银行由“华侨旗帜”陈嘉庚先生于1943年倡办,澳门国际银行由爱国华侨李文光先生于1974年创办。这份与生俱来的“华侨基因”,让该行从成立之初就肩负起服务侨胞侨企的特殊使命。

  

四十年间,华侨金融从最初的侨汇结算,逐步拓展至跨境投融资、财富管理、产业链服务等多元领域。为系统化推进华侨金融,2021年,厦门国际银行将“华侨金融”上升为全行战略,在总分行及港澳附属机构设立专营部门,形成了“从总行到分行、从境内到境外”的专业化服务体系。

  

标准的制定,是服务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2022年,厦门国际银行发布银行业首个《华侨金融服务标准》,2024年华侨金融服务标准化项目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开展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系福建省首个获批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的金融机构,同年其牵头编制的全国首份华侨金融服务团体标准被中银协正式发布成为行业标准。“标准化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让华侨客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享受到统一、高效、可信的金融服务。”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标准体系的建立,使得华侨金融服务实现了从“经验化”到“标准化”的飞跃。

  

在标准的引领下,厦门国际银行的华侨金融服务不断提质扩容。从“侨心卡”到“侨税贷”,从“跨境e站通”到“华侨金融专区”,一系列特色产品与平台让华侨金融从理念走向实践。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华侨金融业务量近2300亿元,华侨金融客户数近十万,标准化建设对业务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

  

       

华侨金融品牌视觉形象首发

  

赓续嘉庚报国志,架起融通连心“侨”

  

“我们有‘内地+港澳’三地机构的独特优势,这是打通华侨金融服务链的关键。”该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扎根福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连接东南亚的金融服务网络,正是厦门国际银行发展华侨金融的底气所在。

  

依托集友银行、澳门国际银行两家港澳附属机构,厦门国际银行构建起“以内地为主体、以港澳为两翼”的跨境服务网络。三地机构联动,不仅打通了“赴港+赴澳”跨境发债双通道,更构建了闽港澳“并船出海”的跨境融资机制。截至2025年9月末,已助力超120家中资非金融企业发行境外债,折合人民币超2400亿元。其中,联动附属机构助力企业发行全球首单民营企业“玉兰债”;积极支持绿色金融发展,为18家企业发行绿色及可持续债达458亿元;深化服务八闽企业,助力9家闽籍企业赴境外发债达165亿元。

  

除了金融服务,厦门国际银行大力弘扬嘉庚精神,将嘉庚精神纳入企业文化体系,成为联结集团全员的精神纽带。在总行及39家分支机构布置陈嘉庚先生雕塑和肖像,举行嘉庚精神火炬传递活动;开展厦门大学“嘉庚号”海洋科考船访港开放日活动、“陈嘉庚与华侨金融”主题展览、香港培侨中学厦门研学活动,推出“嘉庚号”地铁专列与公交专线,并与中国侨联、人民日报海外网合作摄制《陈嘉庚》系列纪录片,获中国侨联举办的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一等奖;协办“烽火弦歌”寻访厦门大学与集美学校内迁之路、支持华侨主题大型舞剧《海的一半》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举行“嘉庚心·中华情 走进嘉庚故里”香港教育界赴闽交流考察活动。多维度、立体化创新嘉庚精神传播路径,让“华侨旗帜”引领厦门国际银行奋勇前行。

  

       

厦门国际银行与集友银行举行嘉庚精神火炬传递活动

  

“我们不仅提供金融服务,更是以弘扬嘉庚精神为己任,走出一条高举华侨金融旗帜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海外华商经贸对接,到闽侨青年海丝情活动,从香港培侨中学研学营、香港教育界赴闽交流考察,到“穗澳专列”助学巴士,一系列文化交流与金融服务的结合,让华侨金融有了更深厚的情感根基。

  

迈向新征程,华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再升级

  

“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构建跨境金融服务新范式,而华侨金融正是这一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厦门国际银行正从传统的“服务提供者”向更具前瞻性的“生态构建者”升级,着力推动“华侨金融+”深度融合,积极打造绿色侨资项目、科技侨创平台、亲情护侨行动等新场景。例如,为华侨参与的绿色产业项目提供专项信贷支持,打造数智化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助力侨资新质生产力发展,举行“侨界法制宣传月”“侨乡义诊活动”守护侨胞侨企健康与安全,让华侨金融与中国式现代化同频共振。

  

在产品创新方面,该行正联合集友银行、澳门国际银行研发面向华侨华人的跨境财富管理方案。针对侨胞跨境投资、资产配置等需求,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助力侨资回国、侨智回归。同时,通过迭代升级“华侨金融数智服务平台”跨境e站通,提高线上服务水平,让侨商侨企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从侨批寄情到标准引领,从港澳联动到跨境生态,厦门国际银行的四十年,是一部华侨金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奋斗史。站在新的起点,这家始终与侨同心、与国同行的银行,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系统的服务,继续当好华侨金融的“先行者”与“铺路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浪潮中,扬帆再起航。

  

CopyRight@2010-2025 中金网 All Right Reserved

工信备案号:沪ICP备 2021001869号